← 返回新闻中心
“十五五” 规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转型与发展
【日期:2025/11/12 15:46:12】

“十五五” 规划建议的正式公布,标志着我国能源电力转型进入质量重构的新阶段。作为清洁能源产业的核心支柱,光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 “十五五” 能源规划十大重点任务深度契合,在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的多重驱动下,正从规模扩张向系统融合、智能高效全面升级,共同勾勒出能源强国建设的清晰蓝图。

政策领航:从规模导向到系统重构的战略转型

我国已奠定全球光伏产业领航地位,截至 2025 年 9 月底,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 11.27 亿千瓦,同比增长 45.7%,占总发电装机量的 30.3%,超额完成 “十四五” 规划目标。这一成就为 “十五五” 转型奠定坚实基础,而规划提出的 “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”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” 等部署,进一步明确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。

政策导向呈现三大核心变化与规划任务深度呼应。强制配储成为硬标准,2025 年 3 月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要求,变压器接入容量超 500kW 的工商业项目须按装机容量 15%-20%、时长 2 小时配置储能设施,这与规划中 “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”“大力发展新型储能” 的要求高度契合。分布式光伏成为核心增长点,2025 年一季度累计装机达 2.8 亿千瓦,占光伏总装机的 43%,政策鼓励新建厂房、公共建筑 “应装尽装”,恰是规划 “发展分布式能源,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” 任务的具体落地,未来 “十五五” 期间将依托 100 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,进一步拓展分布式能源应用场景。技术标准持续升级,多晶硅能耗限额等国家标准收紧,与规划 “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”“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” 的转型方向一致,助力产业向高效低碳迈进。

规划明确的 “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”“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” 等任务,更推动光伏发展从单一能源补充转向多能协同。“十五五” 期间,“三北” 地区 “风光储”、西南地区 “风光水”、沿海地区 “风光核” 等大基地建设将加速推进,光伏与储能、算力、绿氢等产业深度融合,实现就地消纳与跨区输送统筹发展,确保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。

技术赋能:智能融合驱动产业质效升级

政策东风之下,光伏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,与 “十五五” 规划 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“培育未来产业” 的要求同频共振,推动产业结构深刻变革。技术路线上,N 型电池已成为市场主流,TOPCon 组件凭借高效转换效率占据主导地位,BC 组件在分布式场景中凭借美观性与高性能获得溢价,这些技术突破持续提升光伏能源利用效率,助力规划中 “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” 目标的实现。

光储一体化成为破解光伏间歇性难题的关键路径,数据显示,配置 20% 容量、2 小时时长储能的分布式光伏项目,功率波动幅度可降低 75%,消纳率提升至 91.2%,较未配储项目高出 18 个百分点。这一模式与规划中 “储能从强制配储转向按需配储、从规模扩张走向质效优先” 的转型方向精准匹配,未来随着抽水蓄能装机翻倍、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,光伏消纳与调节能力将进一步提升。

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让光伏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建筑光伏一体化(BIPV)、农业光伏、屋顶光伏等细分领域加速落地,浙江温州某工业园区采用 “光伏 + 储能 + 微电网” 架构,年减少电费支出 800 万元,碳排放强度下降 32%;河南兰考通过 “整县推进” 模式建设共享储能电站,使储能利用率从 45% 提升至 78%。这些实践不仅践行了规划 “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” 的要求,更推动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消费转型,助力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在 “十五五” 末提升至 35% 以上。

在全球化布局与未来技术探索上,中国光伏企业积极拓展印度、俄罗斯等新兴市场,呼应规划 “推动能源领域国际合作” 的方向;同时,光伏与氢能、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的协同发展,正构建能源转型 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为规划中 “推动氢能和核聚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” 提供有力支撑。

双碳引领:产业升级与能源安全的双重践行

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落实 “十五五” 规划碳排放双控制度的核心抓手。能源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 “第一大户”,光伏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的,将推动煤炭、石油消费在 “十五五” 期间如期达峰。2024 年数据显示,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仍达 53.2%,而光伏等新能源的替代作用持续凸显,截至 2025 年 9 月,风光总装机已达 17.07 亿千瓦,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装机电源。

按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(CPIA)预测,到 2030 年,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 2TW,这一目标与 “十五五” 规划提出的 “203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 15 亿吨标煤以上” 形成强力呼应。光伏产业的持续扩张,将有效降低能源燃烧带来的碳排放,助力规划中 “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制度”“2030 年前一次能源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” 等目标实现。

产业升级同时筑牢能源安全屏障。“十五五” 规划强调 “守牢国家能源安全底线”,而光伏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与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布局,能有效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,提升能源供应韧性。2024 年,中国用户侧储能新增装机达 12.6GWh,同比增长 230%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 800 亿元,不仅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,更构建起多元化、协同化的能源供应体系,为能源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
从 “万亿瓦时代” 到 “系统融合”,光伏产业的转型之路正是 “十五五” 能源规划落地实施的生动缩影。在政策引导、技术创新与双碳目标的三重驱动下,光伏产业将持续深化与新型电力系统、终端用能场景、未来能源产业的融合,为我国从能源大国迈向能源强国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入持久动力。

 

产品中心

  服务支持

  新闻资讯

  MALL

  联系我们

地址: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旺吴路40号
邮编:215000
咨询电话:400-900-9536
商务咨询:info@koyoe.com
售后服务:service@koyoe.com

版权所有: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3044847号